首页>资讯>政策法规>温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16年温州市服务业发展行动计划的通知

温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16年温州市服务业发展行动计划的通知

阅读:175次 日期:2016/07/30



2016年温州市服务业发展行动计划


  2016年是全面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市深入推进服务业大发展的关键之年。服务业工作必须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重大决策部署,坚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以促进服务业提质增效为目标,以服务业领域供给侧改革为动力,围绕打造“三个城市”这一核心任务,实施“五大培育工程”,强化“四大保障措施”,推动重点服务业行业发展,充分发挥服务业经济增长的稳定器、结构优化的催化剂、动力转换的增长点作用,确保全年服务业增加值增长9.5%,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52.1%,服务业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


  一、着力推动重点行业发展


  (一)加快发展六大生产性服务业。

  1.信息服务业。发展壮大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引导企业发展工业控制软件、行业管理应用软件、公共服务平台软件,培育一批拥有核心知识产权的软件企业。实施企业创新能力提升计划,新增省级信息经济企业技术研发中心和重点企业研究院4家以上,培育认定市级企业技术中心10家以上。大力推进“电商换市”,支持传统产业发展电子商务,建成一批电子商务平台,培育发展一批跨境电商服务企业,组织开展电子商务典型示范评选活动。打造“光网城市”,构建免费无线网络服务体系,集约化建设移动通信设施。

  2.金融服务业。全面实施金融综合改革“新十二条”,推动设立证券公司、保险公司、财务公司等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深化乐清、瑞安农房抵押贷款国家级试点,推动瑞安兴民农村保险互助社服务农村“三位一体”建设。加大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工作力度,新增金融业融资规模1100亿元,其中新增银行贷款约650亿元(含不良贷款处置还原)。鼓励和推动服务业龙头骨干企业到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融资。规范各类市场融资行为,加强融资性担保行业风险排查,鼓励主业突出、实力较强、信誉较好的担保机构加入省级担保网络服务体系。全年实现人民币存款余额增长12%,人民币贷款余额增长5%,保费收入增长15%。

  3.现代物流业。加强GPS、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等先进信息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加快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打通物流信息链,建设智慧物流重点示范企业2家。完成重点物流园区信息与国家平台互联,推进3家上下游互联项目。推进快递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提升快递服务质量。支持电商快递产业园区、网商&快递线下集成平台、跨境电商快递体系、仓配一体化建设。支持物流企业加快特种车辆更新、设施装备提升和信息化建设。加快海港、空港、铁路、公路等物流发展,扶持培育物流龙头企业,新增3A以上物流企业5家以上。

  4.科技服务业。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落实科技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扎实推进浙南科技城建设,构建国家级高新区、国家级经开区、产业集聚区、特色小镇、众创空间等多层次创新创业平台,新认定市级众创空间20家。推进省级科技大市场改革试点工作,开展科技成果竞价(拍卖)活动,促进科技成果资本化和产业化。

  5.文化产业。继续提升浙江创意园、黎明92文化产业集聚区、红连文创园等市级重点园区发展,积极做好省重点文化产业园区申报创建工作。抓好文化产业展示交易平台建设,举办2016温州国际时尚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和第二届亚洲国际(温州)青年微电影展。促进产学研结合,整合发挥高校资源,推动成立温州市文化产业研究院,继续做好温州文化创意学院的教学创新。推进文化创意街区建设试点工作和文化特色小镇建设。进一步开发文化消费市场,加强文化消费政府引导。

  6.商务服务业。大力发展楼宇经济,改善商务楼宇和总部企业的经营环境,培育一批税收“亿元楼”。制定出台会展业管理办法,做好区县会展经济共享发展,全年举办各类专业展和消费展35个以上。规范发展法律、会计、评估代理、工商咨询等专业服务机构,培育一批广告、策划、创意设计等领域的服务企业。抓好人力资源服务业扶持政策的落地工作,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人力资源服务企业,推动培育本土人力资源服务龙头企业。

  (二)大力发展四大生活性服务业。

  1.现代商贸业。提升发展环五马千亿级商圈,加快培育滨江商务区、龙湾中心区、瓯海中心区、永嘉三江口等新兴商圈。推进老街区改造提升,发展培育一批具有产业特色、经营特色、文化特色的多功能、多业态商业街区。推进“互联网+ 商贸”,促进传统商业模式创新。开展瓯菜万人宴等系列推广活动,促进餐饮业发展。全年争取网络零售额突破1200亿元,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

  2.旅游业。实施旅游项目投资和引资“双百亿”工程,加快精品景区开发和重大旅游项目建设。推动平阳、文成、泰顺、苍南融入浙皖闽赣国家东部生态旅游实验区建设,加快推进雁楠旅游一体化,支持环飞云湖旅游一体化发展。挖掘乡村文化内涵,培育“乡村部落”微旅节、三月三畲族风情旅游节、杨梅文化节等一批特色乡村旅游节庆品牌,发展特色鲜明、个性突出的乡村旅游产品。发挥全国首批智慧旅游试点城市优势,加快构建以移动终端应用和公共信息服务为特色的智慧旅游服务体系。全年力争接待国内外游客8400万人次以上,实现旅游综合收入突破89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15%。

  3.健康服务业。鼓励社会资本办医,引进国内外优质医疗资源。优化居民网上医疗服务平台,建设智慧健康保障工程,形成区域一体化生命健康信息云服务体系。推进分级诊疗和医生多点执业改革,实施全科医生培育计划和责任医生签约服务制度。培育一批护理型示范养老机构,新增养老机构床位2000张、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600家,培训家庭养老护理员30000名。

  4.房地产业。制定市区做地计划、储备计划和出让计划,科学把握供地结构和节奏。加大货币安置优惠力度,鼓励安置户到市场上购买,促进商品住房库存消化。制定关于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的若干意见,推动住房租赁市场发展。建立物业服务业联席会议制度,规范行业发展,加快培育一批物业服务“龙头”企业。全市实现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速20%,房地产开发投资805亿元。


 二、着力实施五大培育工程


  (一)服务业“双百”企业培育工程。围绕电子商务、金融服务、现代物流、科技信息、文化创意、中介服务、商贸流通、健康养老等重点领域,做大做强100家产业关联度大、主业突出的区域行业龙头企业,培育扶持100家创新能力强、发展前景好的成长型企业。完成“规下”服务业小微企业升“规上”70家、“限下”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业小微企业升“限上”250家,鼓励各地自行筹措资金,对新增“规上”、“限上”企业给予补助。建立工业企业主辅分离长效机制,分离发展服务业企业,降低企业税负。

  (二)服务业强县(市、区)培育工程。贯彻落实《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开展服务业强县(市、区)培育工作的通知》(浙政发〔2015〕46号)精神,各地发改、统计等部门要紧密协作,加强对服务业强县(市、区)培育工作的指导和支持。鹿城、瑞安两地要以试点为契机,扎实推进强区(市)试点工作,为全市服务业加快发展树立标杆、积累经验、提供支撑。

  (三)服务业发展平台提升工程。一是大力推动服务业集聚示范区建设。开展对9个省级集聚区和18个市级集聚区发展情况的综合评价,引导各集聚区明确1-2个主导产业,提升主导产业核心竞争力。评选认定第四批市级服务业集聚示范区,鼓励县(市、区)培育发展集聚示范区,形成提升、建设、培育等梯次发展格局。二是大力推动16个省级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平台建设。督促华中科技大学温州先进制造技术研究院基地等第1批7个项目完成竣工验收,投入运营,招商入驻一批优质生产性服务业企业,推进服务要素向试点平台集中。加快推进温州生物材料与工程研究所工程、温州现代冷链物流中心等第2批9个平台建设,争取竣工一批。

  (四)服务业项目“百千”工程。制定实施 2016年市级服务业重大项目计划,强化季度监测分析,加强协调服务。加快推进温州中心、温州传化公路港等133个服务业重点项目建设,狠抓重点项目开工率、竣工率和投资到位率,争取全年服务业投资完成2700亿元以上。积极争取一批带动全局的项目进入国家、省服务业布局规划和项目计划。加大服务业重大项目招商工作力度,谋划推出一批重大服务业项目,引进一批总投资10亿元以上的服务业大项目。

  (五)服务业品质塑造工程。推进信息、金融、物流、科技、商务、商贸、旅游、健康、养老、居民服务等服务领域的标准化建设,开展知识产权中介服务、公众物业服务、旅游服务等12个标准化试点项目验收。对不具备标准化条件的行业领域,推行准入资质认定、市场行为规范制度。探索建立服务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和监督制度。对县(市、区)开展服务质量满意度测评。培育一批能够展示“温州服务”优质形象的品牌和企业,全年新增3枚市级服务业知名商标和1枚省级服务业著名商标。


 三、着力强化四大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协调。进一步健全市现代服务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统分结合的服务业工作机制。领导小组会议每半年召开一次,研究部署服务业发展的重大决策和重大事项;联络员会议每季度召开一次,研究分析全市服务业运行情况,提出下步工作举措与建议。分解落实市服务业行业部门、各县(市、区)年度服务业发展指标。

  (二)突出规划引领。编制实施《温州市服务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和信息经济、商贸流通、旅游、文化、金融、科学技术、质量、开放型经济等服务业重点行业(领域)“十三五”发展规划,构建服务业发展“1+8”规划体系,充分发挥规划引领作用。

  (三)加强要素支持。强化市级现代服务业财政专项资金的引导作用,大力扶持重点平台、重点领域、重点项目和重点企业等。积极争取国家、省服务业专项资金支持。对总投资3亿元以上的服务业新增产业用地项目争取列入省重大产业示范项目,争取向省国土资源厅申请预安排计划指标。健全完善人才服务交流平台,推进各类人才交流互动。举办现代服务业发展专题研修班。

  (四)加强统计分析。进一步健全统计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分工合作的服务业统计工作机制,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实施金融服务、现代商贸、旅游、房地产、现代物流、社区服务、科技服务、信息服务、文化服务、电子商务、服务外包、专业市场、服务业集聚区等重点产业(领域)统计监测制度。

  附件:1.2016年温州市服务业重点工作责任分解表

      2.2016年温州市服务业重点指标责任分解表

      3.2016年温州市服务业发展目标各县(市、区)分解表


  文件附件下载

来源:中国泵阀第一网
若文章存在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内删除,谢谢!
上一篇:借力供给侧改革 能源“十三五”规划重点取向去产能
下一篇:中核苏阀”1500lb 球阀LNG样机顺利通过现场见证试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