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大脑 献计浙江创新发展 泵阀是关键基础件
近日,第二十届中国科协年会期间,省党政领导与院士专家座谈会举行。多位院士专家齐聚一堂,为推动浙江创新发展出谋划策。从人工智能到集成电路产业,从区域发展板块到创新体制机制……座谈会上,院士专家们的观点不断碰撞、思想不断交融、力量不断凝聚。
今年3月起,潘云鹤、尤政、王玉明等10位中国工程院院士专家率领团队,陆续针对浙江区域发展、产业发展和创新体制机制等板块进行了专题调研。座谈会现场,调研结果汇聚成了一本沉甸甸的调研报告集,摆在了每位与会者的面前,寄托着院士专家们对浙江的真情厚望。
在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党委书记穆荣平心中,综合经济实力强、产业集群化程度高、拥有一批竞争力强的民营企业、城镇化程度高是浙江的优势,“在区域发展层面,浙江‘大湾区’建设应该利用好优势,把握新一轮技术和产业革命的机遇,创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3个多小时的座谈会上,院士专家们立足国家战略层面,用更加广阔的视野审视浙江,提出了许多高瞻远瞩的对策,尤其为浙江产业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浪潮下,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崛起,给全球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2017年,国务院正式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描绘了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蓝图。中国工程院原常务副院长潘云鹤认为,人工智能2.0是浙江的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及时雨。未来,浙江有望在智能城市、智能医疗、智能物流、智能经济、智能政务、智能海洋等6个方面攀上新的高峰,“浙江应该及时把握机遇,设立新一代人工智能科研专项,加大资源投入,并建立高水平的新一代人工智能科技—产业推进组织。”
芯片所属的集成电路产业是网络时代的硬件基础,被誉为现代工业的“粮食”。今年4月底,清华大学副校长尤政带队调研了浙江的集成电路产业。尤政认为,起步早、设计实力强、细分领域优势明显,是浙江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现状。但由于技术要求高、投入成本大,浙江的集成电路产业也面临着不小的挑战。
座谈会上,他对这一领域提出了对策建议:打造集成电路大产业集群,坚持由应用需求带动,发展差异化的特色集成电路产业;同时,推动国家大基金支持浙江省内集成电路产业,加强人才培养、引进和保留政策。
轴承、密封件、泵阀等是装备制造业的关键基础件,浙江要实现装备制造高端转型,离不开相关制造领域的创新发展。“浙江的关键基础件产业集聚效应明显,区域特色鲜明,企业内生动力强劲,出口配套优于内销。”座谈会上,说起浙江的关键基础件产业,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学位委员会主任王玉明了如指掌。他建议:“未来,这一领域应该提升产业层级,瞄准高端装备配套需求;在特色集聚区或杭州、宁波等城市设立基础件产业战略联盟;完善风险机制,促进首套应用;强化人才政策,营造人才环境。”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中国科学院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教授方新认为,浙江的创新生态系统特色明显,具有全局统筹谋划,创新政策一以贯之;政府搭台,强化市场导向,企业主体地位凸显;产研融合,科技创新高地初现;块状集聚,区域创新均衡发展;创业导向,实现成果转化等特点。
“浙江要深化体制改革,打造创新生态最优省,应该从深化人才政策、整合全球创新知识资源、突出多元技术知识供给、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完善服务体系、营造创新氛围等方面下功夫。”座谈会上,方新从体制机制层面对浙江提出了政策建议。
置身现场,院士专家们的发言让与会听众有了更深的感悟,也有了更多的希望。“正如院士专家们所言,我们要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增加投入,用亲身实践推动产业发展。只有自主掌握行业的核心技术,才能让产业升级之路更加顺畅。”浙江省半导体行业协会副会长、杭州国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张明说。
好艄公善借八面风。我们相信,有了院士专家们“最强大脑”的鼎力相助,浙江高质量发展将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