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行业动态>威海中心城区环山路地下管廊已进入收尾阶段

威海中心城区环山路地下管廊已进入收尾阶段

阅读:1527次 日期:2019/07/06

作为中心城区开工建设的第一条管廊工程环山路地下管廊,很多市民已经对其耳熟能详。但管廊里都有哪些“住户”,目前“入住”情况如何?7月3日,记者跟随目前管廊主要“住户”环山路供水管道入廊工程的施工负责人,走进管廊,了解管廊供水管道突破施工难题背后的故事。

2.1公里供水管道入廊工程进入收尾

7月3日上午9时30分左右,记者跟随施工负责人进入地下管廊中,第一感觉就是凉快。但时间一长,就会感觉到湿冷。

只见3.8米宽的管廊西侧安放着供水管道,东侧能供两人并排通行,此外东侧墙上还安插着放置高压电缆的支架。目前,供水管道已经基本安装完毕,工人正在进行部分支墩焊接安装和分支供水管道的安装施工。

据现场施工负责人介绍,由水务集团承建的城区环山路供水管道入廊工程,南起金岭路,北至华夏路,里程总长2.1公里。该工程从2月11日开始施工作业,3月底已提前完成第一期工程,完工里程约900米。5月7日,第二期工程作业开始,至今已完成700米里程。

“我们将跟随地下管廊的施工进度进行,目前已经进入收尾阶段。”该负责人表示,由水务集团承建的海悦路地下管廊供水管道目前也正在加紧安装,由于附近新建住宅小区急需用水,计划在近期完工。

施工遇到多方面难题

环山路供水管道入廊工程是我市首个DN1000mm的供水压力管道入廊项目,整个工程廊道路由起伏大、安装管道口径大、通水运行后供水压力高,如此复杂的廊内供水管道施工在国内实属罕见,市水务集团的建设者们,在施工过程中破解了不少难题,同时也为国内同行业积累了不少成功经验。

难题一

管廊11个拐弯处要安装定制钢管

整个环山路地下管廊随着地形而高低起伏,这就给供水管道的安装设置了难题。施工负责人介绍,地势不同,给供水管道造成的压力就不一样。相较于管道压力,难的是管廊拐弯处的管道设置。

“整个工程共有11个拐弯处,有的向内拐,有的向外拐。”该负责人说,整个2.1公里的管道工程直管段部分使用的是国内安全等级最高的STAWB内自锚球墨铸铁管,但这11个拐弯处就要采用DN1000mm的其他管材。水务集团给排水设计院在结合现场施工环境及反复测试后,设计出了不同弯道使用的钢管,再交由生产厂家生产,而且钢管内壁还要涂抹高标准的防腐剂。

难题二

施工环境简陋、狭窄

正如记者进入管廊的感受,整个供水管道施工就是刚进入很凉爽舒适,但夏天时间长了就会湿冷,冬天则温度更低,让人难以忍受。“工人穿着最厚的棉大衣也不好使。”该负责人说,前期施工期间,工人只能干一阵就外出缓一阵。

此外,施工可供转圜的范围小,记者在施工现场深有感触。当有工人携带施工材料进入管廊,记者一行就得退至出入口,或者面靠管道停下来,让对方先行。整个管廊高、宽均为3.8米,地面出入口只有一个,为了方便管道安装,管廊施工方在管廊顶部开了4个宽1米、长7米的“天窗”,部分远离出入口的施工材料可从“天窗”进入。

难度三

没有统一的廊内管道安装技术规范

入廊供水管道工程首次采用国内安全等级最高的STAWB内自锚球墨铸铁管,管道直径为1000mm,这也是威海目前口径最大的入廊供水管道。施工负责人介绍,整个工程大概有300多根管道,每根管道长6米、重约2吨。

“没有国内同行业的施工经验可以借鉴,而且管道之间如何安装、管道的承重怎么做,特别是管道拐弯处的安装方案,这都没有统一的国家技术标准,“只能靠我们自己‘摸着石头过河’”负责人说。

多项创新发明保证施工顺利

因为面对着这么多难题,施工过程中,从水务集团给排水设计院的设计人员到一线的技术工人,都贡献了很多奇思妙想,涌现出众多的创新之举。

创新一

道支墩有效增强管道支撑度和稳定度

因为单根供水管道的重量就超过了2吨,因此管道下方必须要有支撑物才行,但是国内施工对支撑物并没有统一的技术标准。经过水务集团给排水设计院的科学计算,设计出了专供DN1000mm球墨铸铁管使用的预制和加固相结合的管道底座支墩。

“直管段的支墩高60cm、长100cm、宽50cm,支墩与管道接触面设置成弧形。”施工负责人介绍,支墩要先经过制筋、编筋、成型,然后浇筑混凝土。根据管道受力的情况,平均每三米放置一个。对于管廊拐弯处的钢管支墩,因管道的受力不同,设计规格又不一样,体型更大,宽度更宽。

施工负责人表示,科学合理的支墩设计,有效强化了廊内管道的稳定度。

创新二

“腰带”提供双层保护

单根球墨铸铁管自身重量就已经超过2吨,再加上水流重量和较高的管道输水压力,只依靠管道下方支墩可能会承受不住,于是水务集团的设计师们又给供水管道加了一条“腰带”——固定钢箍。

这个“腰带”按照管道的弧度设计,跨过管道,两端固定在支墩上,给管道支撑上了第二道保险。

创新三

巧发明解决廊内运输安装难题

考虑廊内作业空间狭小且工况复杂,每根管道长6米、重超2吨,这么笨重的供水管道是怎么吊装入廊,如何顺利安装到位的呢?这个让不少国内同行困扰的工程难题,威海市水务集团的工程建设者们,通过一系列独具匠心的小发明,顺利撬动了这项大建设。

为了解决管廊内大口径管道安装技术难题,水务集团给排水工程公司技术工人徐波与其同事们攻坚克难,研制了管廊内可移动的龙门式管道自动吊装设备。这个装备看上去就是个大架子,但可不能小瞧了它的作用。这个钢架总高3.1米,宽3米,顶部有轨道,管道钳上之后,可上下、左右移动,不论是放置在管廊内,还是与其他管道对接都极为便利。工作人员通过操作控制键,重达2吨的管道就被轻松吊起,轻松解决了起重安装难题。

解决了吊装难题,接踵而来地就是运输问题。在有限的空间里,如何便捷地将管道运输到目的地?徐波与同事们又自主研发了管道运输小推车,供水管道吊装到小车上,一个人推车,两个人掌控方向,轻巧而又便捷,解决了运输难题。

若文章存在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内删除,谢谢!
上一篇:又有两家德系新工厂在永川开业
下一篇:凯喜姆阀门与温州泵阀研究院再续合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