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综合报道>宝钢二次创业的新乐章

宝钢二次创业的新乐章

阅读:194次 日期:2016/09/22

  从高空俯瞰,湛江东海岛形如一只巨大的海鸥,正要从碧波万顷的南海展翅腾飞。

  在这个近300平方公里的中国第五大岛上,一座崭新的现代化绿色钢城拔地而起:从2013年5月份打下一号高炉第一桩,到2016年7月份二号高炉投产,在短短3年2个月时间里,湛江钢铁已基本完成一期工程建设,全面进入试生产阶段,形成了年产铁水823万吨、钢水892.8万吨的生产能力。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冶金建设史上,这样的建设速度极为罕见。不仅如此,今年初以来,湛江钢铁在宝钢全集团和地方政府、协作单位的大力支持下,生产爬坡捷报频传,再一次彰显了“湛钢速度”。


宝钢 二次 创业 


  激动人心的“速度与激情”

  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承载宝钢30多年创业梦想的湛江钢铁,在各个方面都交出了令人满意的答卷。

  时时刻刻,分分秒秒,只争朝夕!速度,意味着效率,也意味着成本。在湛江钢铁3年多的建设历程中,这种对于速度的追求,已经成了习惯。一号高炉工期提前3个月、2250热轧工期提前91天,4200厚板工期提前34天,标志湛江钢铁全面建成的二号高炉的负荷试车比原计划提前了整整2个月。

  在保持高速前进的同时,湛江钢铁稳稳地把住了工程质量的“方向盘”———炼钢工程创“鲁班奖”,2250热轧工程、2030冷轧工程、焦炉、高炉、连铸等荣获“国家优质工程奖”,各冶金主体单元均创“冶金优质工程奖”……整个建设过程未出现一次因质量问题返工而影响工程总进度的情况。

  建设如此,生产爬坡亦是如此。去年9月份一号高炉负荷试车以后,铁钢区域产能快速实现爬坡,截止到今年上半年,高炉日均产量达到1.15万吨,喷煤比提高至180公斤/吨以上。2030冷轧———湛江钢铁的终端产线,其2号热镀锌机组负荷试车后3个月就试生产出了难度最高的汽车外板并交付用户使用,3个月就实现了月达产。此外,像超高强钢、X80管线板这样的产品,也都已在湛江钢铁成功生产,有的甚至成功挑战了极限规格。到今年7月份,湛江钢铁共完成239个钢种拓展,完成年度目标(246个)的97.15%。目前,湛江钢铁生产的汽车板已开展产品认证,并已向南方多家汽车厂商供应汽车用钢10.22万吨;同时,热轧管线钢等产品已开始向印度、西班牙出口。

  在工期进度和生产爬坡不断提速的同时,本着“简单、高效、低成本”的建设方针,工程静态投资被调整到415亿元。通过优化初始设计,将投资目标额细化分解至33个单元项目。不追求“豪华配置”,以5050立方米高炉全自主集成为代表,湛江钢铁采用了大量成熟、可靠、适配的国产化技术装备,大大节省了总投资。

  环保方面,不该省的坚决不省:湛江钢铁骄傲地成为全球首家采用低温脱硝技术的钢铁企业,全国首家对焦炉烟气采用同步脱硫脱硝工艺、采用人工湿地净化焦化废水、拥有全封闭原料堆场和防尘网的钢铁企业……环保投资高达60亿元。大量环保新技术、新装备的应用,为湛江钢铁积淀了丰厚的绿色底蕴。

  “一厂管一厂” 传承宝钢DNA

  几年前,曾经有人预言,湛江钢铁投产之日,便是宝钢巨亏之时。当时的钢铁市场可谓哀鸿遍野,湛江钢铁的确“生不逢时”,做出这样的判断似乎也不无道理,但这种判断显然没有充分考虑到宝钢30多年来在钢铁制造领域的深厚底蕴和宝钢人的精神力量。事实就是,2016年上半年,湛江钢铁3月份实现正边际贡献、4月份实现正经营现金流。尽管有市场回暖的因素,但这还是超出了绝大多数人的预期。

  为什么宝钢能够又快又好地打造一个湛江钢铁?除了地方政府和协作单位给予的全力支持,还有没有别的原因?

  从1992年宝钢赴广东考察,初步选址湛江东海岛建设钢厂伊始,20多年间,尽管历经风雨,但宝钢人始终初心不改、坚定执着。一旦决策形成,宝钢从上到下,保持了高度的战略一致性和超强的执行力———举全集团之力,集中优势资源建设湛江钢铁。这种对创业梦想的共同坚守和战略上的高度统一,成就了湛江钢铁的今天。同时,宝钢30多年来所积淀的管理、技术以及产业链协同等优势,在湛江钢铁建设攻坚克难的过程中,酝酿出了更加醇厚的内涵。“一厂管一厂、一部管一部”的管理模式就是其中的精华。

  “一厂管一厂、一部管一部”是上海、湛江两地,不分你我,以宝钢股份为核心,围绕同一目标,集中优势资源打攻坚战。湛江钢铁犹如摩天轮的中轴,所有的相关单位,不管分属哪个系统,都必须高效协同地围着这个轴心运转。一方面,宝钢股份抽调精兵强将,800多名长期支撑人员背上行囊,奔赴东海岛。另一方面,分期分批,因项目而异,宝钢集团各单位派出更多的临时支撑人员。高峰时期,不仅厂内的专家公寓和宿舍楼住满了支撑员工,就连岛上的小宾馆也很难找到一张空床。无论是高炉点火、热轧开工,还是电厂投产、码头开通,支撑员工的身影无处不在。在全身心融入的同时,他们把宝钢的文化理念、管理模式和技术优势润物无声地植入了湛江钢铁的血脉。

  对属地化员工的培训,是湛江钢铁生产准备阶段的一项重要工作。湛江钢铁有4000多名属地化员工,绝大多数都是刚走出校门就踏进企业。他们是湛江钢铁持续发展后劲的源泉。按照“一厂管一厂、一部管一部”的原则,这些湛江钢铁员工分期分批进入宝钢股份直属厂部开展实操培训。他们大多经历了“跟着师傅看”“跟着师傅干”“师傅看着干”3个阶段,他们不仅有师傅手把手地教,还有系统的专业知识培训。经过两年的实战培训,这批属地化员工已经脱胎换骨,有的还当上了班组长、作业长,正在成长为湛江钢铁的骨干力量。炼铁厂一名基层管理者说:“我们可以做到这样的程度———宝钢股份直属厂部哪个作业区哪名员工哪个方面是强项,湛江钢铁就可以指定他来辅导对口的湛钢员工。这种要求一经提出几乎没有被打过回票。不仅员工培训如此,其他方面也是要人给人、要资源给资源、要技术给技术。如果这样我们还干不好,哪还有脸回去?”

  “85·9精神” 光耀南海之滨

  1986年1月份,在宝钢总厂一期工程表彰会上,“宝钢精神”被总结为5个方面,即热爱宝钢,为国争光的主人翁精神;善于学习,敢于创新的科学求实精神;从高从严,一丝不苟的苛刻要求精神;顾全大局,团结协作的艰苦创业精神;奋发向上,勇攀高峰的争创一流精神。这就是人们耳熟能详的宝钢“85·9精神”(1985年9月15日,宝钢一号高炉成功点火,标志着改革开放以来第一个特大型项目———宝钢的正式投产,因此被称为“85·9精神”)。30多年来,“85·9精神”薪火相传,犹如屹立在南海之滨的精神灯塔,引领着整个湛江钢铁的建设和生产。这是湛江钢铁创造一切奇迹的能量之本、动力之源。

  湛江钢铁的领导在双休日习惯于在厂区里转,随时会打电话询问厂部的管理者在不在现场,他得到的大部分回应都是在现场传来的。一名基层管理者开玩笑说,在湛江钢铁,基层员工见到领导的机会是最多的,公司领导基本上能叫得出关键岗位作业长的名字。

  一名57岁的宝钢股份员工,曾经抱着“待几年就退休”的想法去了湛江。但是,在那种热火朝天、人人争先的氛围中,他坦言,在这里,人人都像“打了鸡血”一样,真的没办法在这样的环境里混日子。“五加二”“白加黑”在这里是常态。在东海岛,想家甚至也成了一种“奢侈”:如果你去问那些岛上的支撑员工,想家吗?他们一般都会回答,真的很想家,但是有时候忙得连想家的时间都没有。

  有名湛江钢铁的干部认为,“85·9精神”的内涵不仅包括舍小我、顾大局,还有四个字———后墙不倒。他说:“后墙不倒,就是有条件上,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不怕一切困难,这是我们宝钢人的传统。在这个岛上,不忙不行,时时刻刻都有新的目标和节点在倒逼。”他负责的项目工期一再被要求提前,但施工进度曾一度进展缓慢。协调会上,有人面露难色,提了很多实际困难。而他气得拍桌子,两个手机都被拍坏了。但是,拍完桌子、吵完架,他会拉上大家在小饭馆里吃顿饺子。第二天,大伙儿就像什么事都没有发生一样,又各自开始忙碌了。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

 大潮中再出发

  湛江钢铁,是宝钢二次创业的主战场。它的建成、投产对宝钢、对当地区域经济的发展,乃至对整个钢铁行业和国家经济建设都有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对宝钢自身而言,一个中心、多个基地的管控模式,是做强钢铁主业的发展方向。华南市场的巨大潜力,使环北部湾地区已经成为全球钢铁群雄的必争之地。湛江钢铁,是宝钢率先布局落子,形成华南市场主导力、辐射东南亚市场的理想基地。湛江钢铁的建成,是宝钢这艘钢铁航母在创业路上的一次再出发。湛江钢铁是在广东、上海两地先后淘汰2000万吨落后低效产能的基础之上建设起来的,也是宝钢贯彻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钢铁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提升产业集中度的重要战略举措。

  对整个行业而言,作为国内钢铁行业领军企业,宝钢对自身钢铁产能结构理性整合和升级的行动,是有示范效应的。而湛江钢铁大量自主创新技术的应用以及国产装备的配置,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从我国经济发展的大格局来看,湛江是“一带一路”战略中海上丝绸之路的“桥头堡”,是面向华南、辐射东盟的战略要地。宝钢20多年前审时度势选址和20多年来的执着坚守,与今天的国家战略不谋而合,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远见和睿智。

  云水茫茫,征程漫漫。今天的湛江钢铁还是一个呱呱坠地的新生儿,但它的建成投产昭示着一个崭新的起步,这足以为宝钢的历史、中国钢铁的历史所铭记。它再一次印证了宝钢的能力,见证了宝钢的传奇。

  历史已经证明,建设宝钢是正确的;历史必将再次证明,建设湛江钢铁同样是正确的!

来源:中国泵阀第一网
若文章存在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内删除,谢谢!
上一篇:9月21日钢铁财经简报
下一篇:智能仪表行业专题研究:乘物联网之风,迎接智慧城市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