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融入全球产业体系
“走出去”与“引进来”是加快实现“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有效捷径。比如浙江龙盛并购德国染料巨头德司达后,通过保留原有的管理层和员工,仅控制股东会和董事会等整合手段,不仅实现了2014~2016年每年净利润可达1亿美元,还获得了大量专利、完成了公司转型。据统计,今年中国资本海外并购井喷,2016年前三季度中国企业海外并购金额近1600亿美元。从今年7月开始,中国企业海外并购金额已超过去年全年总和。
中国制造企业正在以并购、投资等多种方式参与国际分工合作。在互联网和智能制造等新技术革命推动下,全球产业结构重组加速进行,我国制造业在全面提升发展能力的同时,正在加速推进与全球产业体系的融合。
“走出去”拉升中国制造标准
无人驾驶小车从仓库自动取运原材料,机械手温柔而精准地抓取并送入全自动生产线。经过激光刻码、自动摆串、自动包装等27道工序后,一块光伏组件板便完成下线……在整个制造环节中,指挥和执行任务全部由机器人完成,人只是设计和管理者,这就是正泰集团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德合作智能制造示范项目的自动光伏生产设备。
正泰近年来积极“漂洋出海”,日益受到全球业界的瞩目。正泰收购了欧洲老牌光伏企业Conergy位于德国法兰克福的组件厂,这场中国制造与德国制造的联姻,不仅帮助正泰有效规避了“双反”,引进了先进技术和设备,还为当地创造了200多个就业岗位。目前,正泰已在欧洲、北美、南美、中东等地建立了研发机构,在德国、马来西亚及泰国建有新能源生产基地,形成了多元开放的国际化研发体系。
工信部部长苗圩表示,现在有大批企业把自己的先进设备,甚至是先进工厂,整个“搬出”国门,实际上这支撑了我们制造强国的建设,因为“走出去”的标准,一定是高的,除了要满足中国标准,还要满足所在地标准。
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中德工程学院副院长冯晓表示,“中国制造2025”战略将极大地促进中国制造含金量的提升,这是未来中国制造企业、中国品牌参与国际竞争力的根本。他认为,被世界广泛认可的德国制造,也经历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过程。目前中国制造正在进入制造业品质不断提升的阶段,随着“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提出,相信中国制造也会向曾经的德国制造一样,迅速提升品质,并受到全球用户的青睐。
积极海购参与国际分工
积极海外并购是加快实现“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有效捷径,也是重新调整参与国际分工的有效方式。
2016年,中国企业海外并购重组呈井喷之势,海外并购也创历史新高。截至今年三季度,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交易总价值达1739亿美元,已超过2014年和2015年两年的总和。中国首次取代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国外资产收购者。
10月10日,洛阳钼业公告称,公司收购英美资源位于巴西的优质铌(AANB公司)和磷酸盐(AAFB公司)项目已完成交割。9月,中国黄金集团公司宣布,收购埃尔拉多黄金公司贵州锦丰金矿82%股份项目完成交割。8月,中粮集团宣布收购荷兰粮食贸易公司尼德拉剩余49%的股权。美的集团更是在半年内连续三起海外收购:近日,美的集团宣布收购德国工业机器人制造商库卡;7月,美的宣布收购意大利空调企业;6月,美的集团收购日本东芝,两项已经披露金额的交易耗资已达325亿元。
专家表示,在中国对外投资不断增加的同时,投资方向和形式向多元化、高端化发展,高端制造业是中国资本关注最多的一个领域。近年来,中国企业赴美并购高端制造业的步伐不断加快。例如,大连机床集团投资上千万美元,全资收购了美国机床制造业知名公司英格索尔生产系统公司,成立了大连机床集团英格索尔生产系统公司;中国深圳集装箱北美公司收购美国一家集装箱拖车生产企业,通过改造升级生产效率得到很大提高;陕西秦川集团在密歇根州收购了一家美国拉床生产企业及其子公司,企业目前运转正常,除继续生产机床产品外,还将销售秦川公司产品……
商务部中国服务外包研究中心副主任邢厚媛表示,今年以来,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特别是制造业海外并购对全球产业链的重构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互联网和智能制造等新技术革命推动下,全球产业结构重组在加速进行,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继续剥离非核心业务,使我国企业在制造业的多个领域开展并购,获取专利技术、品牌、营销渠道,在全面提升我国制造业发展能力的同时,推进了中国这个世界最大制造业基地与全球产业体系的融合。
“要认识到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境外并购已经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高水平参与国际分工合作的一种重要方式。”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指出,这对提升中国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服务国内经济转型升级,深化中国与世界各国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带一路”成为推手
从2013年发起“一带一路”倡议至今,已经有一百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与其中。目前,我国已与“一带一路”沿线30多个国家签署了共建合作协议,同20多个国家开展国际产能合作,一批有影响力的标志性项目正在逐步落地。“一带一路”建设从无到有、由点及面,其进度和程度都超出预期。
“一带一路”建设已成为中国制造走出国门的战略引领和重要支撑。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不断深入,将会有更多中国制造和中国品牌完成“走出去”的关键转变。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特别顾问朱森第认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不少基础设施尚未完备的国家为中国制造企业提供了很大的市场机遇。中国企业应当抓住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机遇,推动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产品“走出去”。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商务部原副部长魏建国认为,时至今日,“一带一路”对中国制造和中国品牌来说,是最好的历史机遇。手机、冰箱、电脑等一系列中国制造的诞生并“走出去”,不但是一个大国崛起不可或缺的标志,还是中国制造企业长盛不衰的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