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综合报道>阳城电厂至晋城市区集中供热热网项目接近尾声 预计今冬投用

阳城电厂至晋城市区集中供热热网项目接近尾声 预计今冬投用

阅读:955次 日期:2021/08/31

作为省市重点工程的阳城电厂至晋城市区集中供热热网项目是一项重要民生工程,概算投资达28.2亿元,通过热力管网将阳城电厂的余热输入市区,作为冬季取暖的主要热源,建成后可提供3000万平方米集中供热能力,与现有供热管网相接,使市区集中供热能力达到5000多万平方米,可有效缓解市区热源紧缺的难题,可满足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城市建设发展需要。自2019年开工建设以来,市热力有限公司精心组织实施,目前已接近尾声,预计今年冬季供暖前竣工投用。

“敷设热力管网”是该项目的施工重点。按照项目设计,从阳城电厂到市区需敷设总长46公里的供热主管网,其中市外长输干线26公里,市内主干线20公里。为了加快工程进度,热力管网敷设分五个标段同步进行,确保了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推进。

科学设计,合理布设管网

临近九月,管网建设工作进入到最后的冲刺阶段。市热力有限公司技术科科长庞芳作为项目技术质监组组长,每天奔波在各个管网标段施工现场,和技术人员一起对最后的难点进行攻坚。“管网是我们整个工程的命脉,决定着项目的最终成败。” 庞芳告诉记者。

按照设计,供热管线从阳城电厂北围墙接出,后沿园区中央大道向东敷设至332省道,由南向北敷设至晋阳高速,沿晋阳高速向东敷设至泽州县周村镇下町村附近的1#中继泵站。经1#中继泵站后继续沿晋阳高速路向东敷设,经隧道穿越牛王山和五佛山,在城区南村镇郎庄村附近分为两路DN1200管线,一路向北敷设至城区西上庄办事处郜匠村附近接入1#隔压泵站;另一路向东南敷设至南村镇牛匠村附近,接入2#隔压泵站。长输干线输送距离26.27公里,其中直埋敷设约19.51公里。

2018年,由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编制的设计方案通过评审批复。

“前期设计的时候,首先考虑安全合理,其次考虑经济因素。”据庞芳介绍,经过综合考量,线路选线及优化做到六个尽量,尽量线路顺直,分析对比,确定最优线路;尽量靠近现有公路,方便施工和生产维护管理;尽量减少管道跨越,对于必须穿、跨越的地段,寻找合适的位置,优先选用穿越方式;尽量避开不良工程地质地段,以便保证管线安全运行;尽量避开自然保护区、天然林地和耕地,减少对植被、农田的破坏;尽量控制和减少线路工程量,以降低投资。

在晋城热力隧道西口,按照原本的计划,管道将对该处水坝造成破坏,设计方主动提出向南横移十几米;在泽州县周村镇常庄村以西段,因自然地貌为梯田,为避免对农田大规模破坏,设计选择增加弯管的使用;在管道穿越环城高速段,设计方既考虑两侧管道的高差因素又考虑对高速路的影响,最终确定了最为经济合理的穿越方案。

庞芳说:“我们的管网设计在符合国家及行业有关质量及技术规范标准要求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环境保护、耕地保护和自然资源的保护。希望可以真正将这项民生工程做成优质工程、标杆工程。”

多方合力,解决施工难题

作为我市建市以来供热能力和投资最大的供热项目,阳城电厂至晋城市区集中供热热网工程对于管网的技术要求高,施工难度大:管网途径阳城、泽州、城区三个县区,9个镇办,30多个村,地上地下拆迁量大,拆迁难度也大;穿越铁路3处、高速4处、省国道5处,工期要求紧,协调难度大。阳城电厂地面标高689米,最高点为晋城热力隧道西侧入口处,标高820米,高差131米。

牛匠收费站与208国道交叉路口属于南村镇与市区衔接重要道路,车流量非常大,按照规划,管网需要穿路而过。“过路施工”成为管网五标段遇到的最大难题。

为尽可能减少对交通的影响,确保过路施工顺利实施,标段管理组和施工单位前期做了完善详细的准备工作,并与交警部门沟通协调封路事宜、制定过路施工方案。在与设计单位反复沟通确认后,一场与时间赛跑的鏖战正式开启。

3月20日晚8点,施工单位准时封闭现场,开始路面切割,经过四个小时的奋战,完成过路管沟开挖,回填沙垫层等前期工序。21日凌晨1点“吊管下沟”正式开始,长度22米的供热管在极其狭小的作业面内艰难吊装,考虑到安全和效率,项目部专门采用了一台100T吊车,在现场人员统一指挥,紧密配合下,供热管道终于被一点一点的放置在逼仄的沟槽里,凌晨3点左右,两根预制保温管完成了下沟。

为了尽早恢复交通,所有工作人员继续加班加点作业,管沟回填沙、回填土压实。21日中午,经过验收合格后,208国道顺利恢复通行,而此时,施工人员已经连续奋战了18个小时。

正当管网五标段为穿越国道发愁的时候,管网三标段却被吴王山挡住了前进的脚步。当热力管网敷设到南村镇陈庄村时,30多米高的山体挡在前面。经过查看,此地也是管网三标段的最高点,通过后将一马平川。按照水力计算及动态水力工况分析,山体需开挖深达21米(属深基坑)。面对挑战,施工单位采用多点推进,加人加机械的方式合力推进,经过45天8台挖机夜以继日的挖掘,成功开挖好一条300米长、29米宽的沟槽,为后续管网敷设扫清了障碍。经过统计,该段仅废土就拉出去8万多立方米。

最终,在各标段、各施工单位的通力配合和努力下,管网建设成功解决了“拆迁、高差、穿越”三大难题。

多重保险,确保管道安全

8月10日上午,泽州县周村高速收费站出口300米与国道G342交会处,管网一标段负责人陈德明紧张地环视着最后的400米管道焊接。作为已经从事20年热力管网建设的老兵,他深知不到最后,不能有一刻放松。“管道的质量必须把好关,如果返工,后果不堪设想。”而此时,管道焊接施工负责人康化玉正在四米深的沟槽里密切关注着焊花弧光的每一次闪起。

为保证长达几十公里的热量能够被安全传输,施工方首次采用直径1.4米的热力管道,管道材料选用L290M钢,管道壁厚达到20毫米。新材料大口径的使用,也对管道接口的焊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焊花闪闪刺目,脚下嘶嘶冒烟。在管道焊接现场,焊工们穿着密不透风的防烫工作服,忍受着上烤下烫的高温,认真仔细进行焊接。“为了保证管道的焊接质量,这次我们采用的氩电联焊技术,焊头的温度达到1600摄氏度,非常辛苦,但是不能有半点马虎。” 康化玉告诉记者。

为了确保每节管道的焊接效果,现场参与焊接的焊工全部持有市级以上相关部门颁发的焊工证,并且进场前通过了严格的焊接实操考试。“焊工考试时,需要先对管件进行修口、对口,符合要求后进行焊接,焊接完成后监理单位组织对外观进行检查,检查合格后再进行探伤检测,探伤检测合格后,焊工才可上岗工作。”探伤组负责人郭晋芳解释道。

焊口焊接后,能否过关还需要通过监理单位检测、探伤组抽查复检、第三方检测单位持专业的探伤检测设备到管内对焊口进行X射线拍片等多环节考核。

焊口检测合格后,施工方还将对焊接后的管道进行无补偿直埋预热安装,对整个管段进行通电加热,达到设计预热温度和伸长量后再对管沟进行回填和夯实,目的是提前释放管道的部分膨胀变形,从而提高该段管网的安全性。

为保证长输干线的系统安全,设计施工团队还设置了一系列安全保障措施:输送干线管道每3公里设置一处关断阀,保证事故发生段的快速关断;在运行压力较高的管段设置泄压阀门,以提高管道运行安全性;整个长输干线设置泄漏和防开挖监控系统,采用连续分布全光纤测温技术,通过调度中心完成检测、报警、派单、巡检等一系列流程,提高事故处理的效率,降低管线事故的风险。

截至目前,主管网已完成敷设约43.5公里(其中隧道内完成约5.5公里),目前已开始分段进行管网的补水冲洗工作,预计9月底将全线贯通。

若文章存在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内删除,谢谢!
上一篇:中石化中原油田消防器材36202108002招标公告
下一篇:长龙山抽水蓄能电站2号输水系统启动充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