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研究出台相关政策,促进废钢资源高质高效利用
近日,工信部原材料司一级巡视员吕桂新介绍了压减粗钢产量的最新进展。吕桂新说:“今年下半年以来,粗钢产量增长过快的势头得到了有效遏制,开始出现逐月下降,7月份同比下降了8.4%,8月份当月同比下降了13.2%。但是1-8月份累计同比还是增加了3689万吨粗钢,与我们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下一步要继续稳妥地做好粗钢限产工作。”
7月份以来,地方政府密集出台本地限产措施。工信部、生态环境部上个月还发布了《关于开展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21-2022年采暖季钢铁行业错峰生产的通知》(征求意见稿)。通知正式出台后,将进一步指导相关地方开展钢铁行业错峰生产。
吕桂新表示:“要求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统筹协调谋划,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根据企业环保绩效水平、产能利用率、规范企业名单等情况,实施差异化错峰生产比例,加大监督检查和舆论引导,努力把错峰生产制度落实好,确保顺利完成今年粗钢产量压减任务。”
钢铁行业的另一大影响因素是铁矿石价格。铁矿石普氏价格指数显示,62%品位的粉矿价格不久前跌破每吨100美元,与5月份的价格高点相比,跌幅接近60%。一些机构预测,今年年末,铁矿石价格将保持在每吨100美元左右,明年则将进一步下跌到每吨89美元。不过最近,铁矿石价格又震荡上行,目前的价格在每吨114美元左右。
吕桂新指出,铁矿石是困扰我国钢铁行业健康发展的重大短板之一,近期由于粗钢产量下降,进口铁矿石价格也应声回落,但是仍然处于比较高的价位。
对于铁矿石价格较高的原因,吕桂新分析:“我国是铁矿石资源大国,但长期以来进口铁矿石依存度高,特别是过度依赖少数几个国家,供应端高度集中,定价机制不透明,我国是最大的矿石进口国,但却没有定价话语权。近些年进口铁矿石价格屡创新高,国内企业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中钢协曾表示,铁矿石现货价格指数应该基于现货市场成交价格编制,与金融产品的价格脱钩,否则就脱离了实体市场供需关系基本面。在中钢协与全球四大矿山的沟通中,双方也一致认为应该保持和扩大现货市场流动性,多利用铁矿石现货交易平台成交,多采用混合指数定价,一起敦促指数编制机构不断改进方法论,提高指数代表性,减少浮动价成交权重。
吕桂新表示,下一步工信部将继续推动研究制定更加合理的铁矿石定价机制,同时建立多元化稳定可靠的原料供应体系。“鼓励引导企业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市场、两种资源,建立多元化稳定可靠的原料供应体系。研究制定铁矿行业规范条件,规范铁矿管理经营,加大对国内铁矿石的支持力度,促进国内矿山企业科学开采,提高产量,增强保障能力。同时要针对当前废钢资源综合利用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出台相关政策,促进废钢资源高质高效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