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综合报道>福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规划发布 涉及农村供水、燃气下乡等方面

福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规划发布 涉及农村供水、燃气下乡等方面

阅读:602次 日期:2021/10/19

15日,福建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福建省“十四五”专项规划系列新闻发布会(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专场),介绍“十四五”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的编制情况及框架内容。

福建省住建厅城管处处长黄常青在会上介绍,我省将建立排水防涝应急调度体系,强化区域应急抢险物资储备调度,在福州、漳州建设应急抢险物资储备中心。

全面实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

福建省住建厅副厅长王明炫介绍,“十四五”期间,福建将以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为抓手,打造社区更新和街区更新样板,探索形成具有福建特色的可复制、可推广的城市更新机制和运行模式。

实施一批2001年至2010年间建成、基础设施不完善的小区和街区、片区改造。

2025年乡镇以上区域实现5G网络全覆盖

福建省住建厅村镇处处长王德福介绍,“十四五”期间,福建省将着力推进乡村建设行动,进一步缩小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差距,加快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快推动水、电、路、气、通信、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进一步提挡升级,形成布局合理、城乡互通的基础设施体系。

一是实施农村道路畅通工程,推动“四好农村路”向纵深发展,实现85%陆域乡镇30分钟内便捷通高速,全面实施农村公路管养路长制。

二是补齐农村供水工程短板,实施农村供水保障工程,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0%,推进县(市、区)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

三是提升镇村生活污水处理水平。全面推行以县域为单位,将乡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改造提升、管网铺设和运行管护整体打捆打包进行市场化运营管理,同步加快推进配套管网建设,提升乡镇生活污水处理水平。全省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提升治理的村庄比例达65%以上。

四是提升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和公厕管护水平。推广以县域为单位打捆村庄保洁、垃圾转运、农村公厕管护等,进行市场化运营,提升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和公厕管护的规范化水平。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基本全覆盖。

五是积极稳妥推动燃气下乡。宜管则管、宜罐则罐,在镇乡中心村、人口较大村或“新农村建设”集中安置点等启动建设安全可靠的乡村储气罐站和微管网供气系统,提高农村地区管道燃气通达能力。

六是实施数字乡村建设发展工程,加快构建农业农村大数据体系。深化电信普遍服务试点,持续拓展农村光网和4G覆盖广度和深度,推动农村千兆光网、5G网络、移动物联网与城市同步规划建设。到2025年,全省乡镇以上区域全面实现千兆光网和5G网络覆盖,行政村5G通达率达80%,互联网数据中心机架规模达15万个。

打造100个特色精品公园,建设“万里福道”

福建省住建厅城建处副处长王伟介绍,福建 在公园绿地建设蓬勃发展的同时,确实也存在一些不足,刚才提到的公园里缺少活动场地的问题就是其中之一。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福建各大城市的体育运动场所普遍都比较欠缺,特别是在老城区内,由于用地十分紧张,人口又很集中,这方面的短板就更加突出了。而城市公园由于场地条件好、绿化环境优,确实是为市民进行户外锻炼健身很好的选择。

“十四五”期间,福建省计划打造100个特色精品公园,建设“万里福道”,全面提升公园绿地的服务功能和品质,持续推进“公园绿地+”建设。

一是新建较大的综合公园、社区公园、景观广场时,鼓励具备条件的公园绿地,有计划地增加健身设施节点,小型篮球、足球、门球等球类场地。

二是在中心城区、老城区或者滨水地区,结合口袋公园、串珠公园等小微型绿地建设,配建户外健身器械,提升街头绿地的服务功能。

三是现有公园绿地、福道改造提升时进行补短补缺,推动体育健身设施、儿童游乐设施等建设,如充分利用河道沿岸现有公园、步道等设施,建设滨江亲水步道、运动慢跑道或休闲骑行道,满足广大市民就近健身、绿色锻炼的美好生活需求,建设功能更完善的城市公园绿地体系。

建设海绵城市、韧性城市

福建省住建厅城管处处长黄常青介 绍,“十四五”期间,福建省将持续完善排水防涝设施建设,统筹考虑蓄排结合的雨洪防御措施,合理布局并适度超前建设防洪及排水防涝设施。

一是加强城市周边引洪排洪工程建设,继续实施“五江一溪”防洪工程、中小河流治理及福州江北城区、政和等县级城区防洪排涝(高水高排)工程,有效防范“客水进城”。

二是推动雨洪公园和排水防涝泵站建设,充分利用城市公园绿地、地下空间、市政道路,改造建成一批“平洪结合”的城市滞蓄洪空间,新增100万平方米滞洪面积;开展既有雨水管渠排水能力评估,推动雨水管渠排查、疏浚、修复、建档,新改建雨水管渠2500公里;提高地铁、下穿通道、地下商场、停车场等地下空间排水防涝能力。

三是推行城市排水防涝联排联调的管理机制。建立全省排水防涝应急调度体系,强化区域应急抢险物资储备调度,在福州、漳州建设应急抢险物资储备中心。

四是在龙岩、南平等地,创建一批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在新区探索建设应对超标暴雨时的道路行泄通道、应急抢险生命线通道。

到2025年,市县建成区基本完成易涝点整治,力争城市建成区50%以上面积达到海绵城市标准,城市排水防涝能力、蓄排并举、超标应急”的城市排水防涝工程体系,实现老城区雨停后能够及时排干积水,新城区不再出现“城市看海”现象;超标降雨情况下,城市生命线功能不丧失,基本保障城市安全运行。显著提升,各城市因地制宜基本形成“源头减排、管网排放

推动城乡领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福建省住建厅科技处处长陈仲光介绍,“新基建”的本质是信息数字化的基础设施,是指以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不仅是扩大有效投资,同时也是赋能新经济非常重要的手段。在“十四五”期间,福建将重点从以下三个方面推进 “新基建”:

一、全面推进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础平台建设,相当于“城市大脑”

这是城乡领域开展新基建的最基础工作,是城市三维空间数据底板。主要工作是引导各地在城市既有信息平台基础上,按照住建部相关要求与标准,构建包含三维数字模型、标准化地址库等信息的CIM平台及其基础数据库。同时加强CIM与相关领域标准的衔接,建立地方标准化地址库;并建立完善CIM平台数据更新机制、CIM基础平台运行维护管理制度、软硬件和数据升级维护方案和安全维护和应急预案。

二、拓展多领域“CIM+”应用,相当于“城市神经”

这个是对CIM基础平台的应用,开展多部门“1(CIM基础平台)+N(行业单位)”应用,包括在城市体检、智慧市政、智慧交通、城市安全等领域。比如整合城市体检、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房屋建筑施工、既有房屋使用安全等信息资源,建立建设智能化城市安全管理平台等。

三、智能化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改造,相当于“城市触手”

这是“CIM+”应用能够顺利进行的基础条件,是对城市基础设施动态运行的监控检测数据。“十四五”期间,福建将加快传统基础设施与新型基础设施整体优化、协同融合,实现城市重要区域各类管网全普查全建档、主干管网智能化监测管理全覆盖、新建道路智慧灯杆全覆盖,各城市建成市政基础设施综合管理信息平台,在特大桥、结构复杂桥梁安装智能感知单元,构建智能监控监测预警系统。

结合高水平建设5G网络,建设新一代物联网系统,打造绿色、智慧、安全的现代化电网等,力争在“十四五”末全省基本形成泛在化、融合化、智敏化的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发展格局。

若文章存在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内删除,谢谢!
上一篇:安全储能 芯选海辰,厦门海辰新能源正式投产
下一篇:四川飞球喜获四川省机械工业50强称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