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市总计完成88.39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高效节水灌溉工程
11月2日,闪电新闻记者从德州市发改委获悉,德州市按照省委省政府“地处黄河下游,工作力争上游”的要求,准确把握重在保护、要在治理的战略内涵,积极融入黄河下游生态廊道和现代产业发展示范带,目前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今年新开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项目74个,截至9月底,已完成投资84.5亿元,占年度计划的83.4%。
提高政治站位 抓好顶层规划设计编写《德州市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实施规划》
2019年9月,德州市在全省地级市率先成立了市委书记、市长任组长,相关市领导任副组长的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统筹全市力量,形成联动推进格局,积极推动重大战略实施落地。
德州市发改委根据国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和《山东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及时组织编写了《德州市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实施规划》,每年研究制定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年度工作要点,引领推动全市工作。围绕生态修复等7个重点领域,谋划了重点推进的18个重大事项、135个投资过亿元重大工程。
据了解,今年德州市新开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项目74个,涵盖生态保护、文化旅游、创新发展、黄河安澜、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等领域项目建设,总投资943.94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01.32亿元。截至9月底,已完成投资84.5亿元,占年度计划的83.4%。
坚持生态优先 打造绿色生态屏障
2020年创建13条省级美丽示范河湖
德州市坚持做好“节”的文章,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优化全市水资源供给配置,坚决遏制不合理用水需求。按照省委省政府根治水患、防治干旱的要求,推进全域节水综合治理,实施了水毁工程修复、水利设施巩固提升、抗旱调蓄水源等3类62项重点水利工程。2020年,德州市成功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潘庄、李家岸、韩刘、豆腐窝引黄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等重点工程完成投资42亿元。德州市坚持做好“保”的文章,坚决贯彻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三线一单”制度,常态化落实河湖长制,2020年创建省级美丽示范河湖13条、居全省第1位。
德州市坚持做好“治”的文章。按照省统一部署,深入开展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突出问题大排查大整治工作,突出抓好重点区域生态建设修复和环境污染系统治理,成效显著。2020年PM2.5平均浓度较2015年改善49.5%,改善幅度居全省第1位;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较2015年改善39.1%,改善幅度居全省第2位。造林13.2万亩,治理水土流失30平方公里。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100%。目前,已实施雨污分流改造237公里,26条城市黑臭水体全面消除。
突出创新驱动 推动高质量发展2020年“四新”经济增加值增长10.7%
德州市按照省委、省政府新旧动能转换五年取得突破“三个坚决”要求,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努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实施新型工业化强市三年行动计划,着力构建“541”现代产业体系,全力打造“活力德州、智造名城”。在全省率先推行链长制,建立现代产业商学院,制定工业强市20条,实施“双50强企业”培植三年行动,推动“千项技改”“千企提升”,促进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
2020年,德州“四新”经济增加值增长10.7%,居全省第4位;占GDP比重同比提高2.19个百分点,居全省第2位。德州高新区入选国家绿色产业示范基地,全省唯一上榜。京鲁数谷、数据枢纽京津冀节点及区域重大示范应用项目等数字经济平台加快建设。投资100亿元的华鲁恒升技改、100亿元的齐鲁制药高端原料药项目顺利推进,投资80亿元的有研半导体8英寸硅材料通线量产、12英寸通过国家窗口指导。
近年来,德州市坚持创新第一动力、人才第一支撑,实施国家创新型城市创建三年行动计划,努力塑造创新发展新优势,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为43.44%,创历史新高。
发挥农业优势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总计完成88.39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高效节水灌溉工程
据了解,德州是全国五个整建制粮食高产创建试点市之一,常年粮食产能150亿斤以上,全国第1个“亩产过吨粮、总产过百亿”的地级市,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市。齐河县、禹城市入选全省高标准农田整县推进示范县,建成高标准农田607.7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63%。
目前,全市总计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高效节水灌溉工程88.39万亩,培育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9家、省级67家;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2个、省级6个、市级22个。培植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13个、全国乡村特色产业十亿元镇2个、省级产业强镇11个、省级乡土产业名品村101个,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5家。陵城区、禹城市、夏津县入选2021年全国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山东沿黄优质小麦产业集群)建设名单。
近年来,德州市引进荷兰技术,建成全国第一个百亩级智慧农业大棚和亚洲单体面积最大的智慧农业大棚。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齐河),全国数字农业建设试点县(临邑)、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禹城)等多个国家级农业产业项目落户德州。整合涉农资金49亿元支持475个乡村振兴项目,23个项目入选省乡村振兴重大项目库。“德州味”市级农产品整体品牌形象完成注册,标示德州市正在推动由农业大市向食品名市转变。
强化文化铸魂 打造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品牌26处文化遗产申报省级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德州市坚持把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深入挖掘董子文化、大禹文化、运河文化等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弘扬冀鲁边、渤海教导旅等红色革命文化,积极打造德州黑陶、剪纸等地域特色文化。实施黄河文化遗产保护工程,推进20处重要历史文化遗产和6处古建筑文化遗产申报省级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德州深度推进生态文旅融合发展,举办首届旅游发展大会,组织开展文化旅游惠民消费季、“美丽德州影像节”等特色活动,建设齐河黄河国际生态城、夏津黄河故道生态旅游区、乐陵千年枣林、中心城区古运河文化等重点文旅项目,齐河县成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县。
据悉,齐河县黄河文化博物馆拟打造为省级黄河博物馆,目前已将有关申报资料提交至省文旅厅和省民政厅,等待批复。2021年6月,文旅部在齐河举办黄河文化旅游带建设推进系列活动。
记者了解到,今后德州将牢牢把握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要求,坚持激发内生动力与借力融合发展相结合,发挥比较优势,挖掘潜在优势,努力在“五个坚持”上集中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