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综合报道>西安市市长李明远: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西安市市长李明远: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阅读:1839次 日期:2021/11/17

水是生命之源、城市之魂。近年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科学制定城市发展规划,大力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给“水”留下更大空间,着力打造生态美、有韧性、可持续的宜居城市。

拉大区域海绵城市“骨架”。充分利用自然力量排水、蓄水,实施全域治水碧水兴城河湖水系保护治理行动,遵循治、用、保、引、管的总体思路,围绕区域内水系的总体布局,统筹水生态、水环境、水安全,推进河湖水系生态治理项目,致力于形成堤固、岸绿、水清、洪畅、景美、管理长效的水系治理新格局,不断拉大具有水生态涵养、水环境净化、水安全保障功能的区域大海绵系统骨干框架。

充实片区海绵城市“肌体”。以西安市为例,高起点制定《西安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以西咸新区、雁塔小寨片区、高新区、曲江新区、浐灞生态区为建设重点区域。2020年底,全市建成区20%以上面积实现了海绵城市改造目标。作为国家第一批海绵城市试点之一,西咸新区通过新区内河道综合治理、中央公园绿廊建设,有效调蓄雨水容积达30万立方米;恢复了昆明池昔日盛景,兼顾沣河分洪、蓄洪和滞洪功能;建成海绵型小区240万平方米,海绵型道路80公里,海绵型公园140万平方米,都市海绵绿网已初具规模,在国家试点城市考核评估中名列前茅。

做强局部海绵城市“组织”。按照渗、滞、蓄、净、用、排的方针,构建源头减排—过程控制—末端治理的内涝防治体系,设控雨水能畅排、超标雨水有通道,启动区域海绵城市子项目建设,涵盖海绵化改造建筑小区、绿地广场、新建雨水管(涵)、调蓄池(库),重点解决城市内涝问题。如此,在遭遇强降雨天气时,积水点将明显减少,局部积水快速疏散,呈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的效果,形成在城市建成密集区通过海绵城市理念解决区域内涝突出问题的有效模式。

增加市民群众绿色“福祉”。海绵城市建设是生态工程、系统工程,更是民生工程。应加快建设群众身边的海绵城市,在老旧小区改造、污水处理厂提标、雨污管错接改造、新增绿地、新建及提升绿地广场与口袋公园、新增海绵绿道等方面下足功夫,不断满足市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环境和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同时,发挥环境育人功能,宣传引导市民自觉践行绿色生活、节约用水、低碳消费,共同建设生态城市、美丽家园。

我们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统筹城市生态修复和健康循环的城市水系统建设,以高质量项目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出了一条具有地域特色的海绵城市新路子。

一是注重思想引领,筑牢根基。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我们始终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全面完整准确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牢固树立生态安全大局观,将城市生态治理、修复作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重要内容,坚持算大账、算长远账、算整体账、算综合账,以海绵城市建设为抓手,统筹推进城市生态系统性治理,实现生产、生活、生态的和谐统一。

二是注重高位统筹,顶层谋划。成立地下综合管廊和海绵城市建设领导小组,统筹安排市域海绵城市建设工作。出台一系列专项规划,科学引领全市海绵城市建设。同时,将建设海绵城市、韧性城市纳入市域“十四五”规划和“十四五”城乡建设规划,系统性谋划、全域化推进。

三是注重群策群力,汇聚众智。海绵城市建设涉及面广,需要设计、建设、管理等各专业人才储备,缺乏专业交叉型人才。依托市域高校科研院所众多、人才资源富集的优势,发起举办海绵城市建设国际研讨会,为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汇聚智慧和力量。成立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充分发挥专家的作用,为全域系统化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提供技术指导。

四是注重立法保障,构筑长效机制。针对市域内海绵城市建设进展不平衡、区域分布不平衡的问题,应坚持问题导向,将海绵城市建设管理办法列入政府规章制定计划调研项目,借助法律法规不断增强全社会对海绵城市建设的认知和支持。同时,制定出台海绵城市建设管理工作指引,将海绵城市理念纳入基本建设程序的各个环节,构筑起海绵城市建设的长效机制。

海绵城市是城市建设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抓手。应认真总结经验,持续完善全域河湖水系的水生态、水环境、水安全等海绵骨架功能,推广“绿”“灰”相结合的海绵城市建设模式,加快系统化、全域化、自然化海绵城市建设步伐,着力提高城市发展持续性、宜居性,为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若文章存在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内删除,谢谢!
上一篇:温州泵阀工程研究院、温州研究生分院组织观看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新闻发布会
下一篇:41辆满载卡车往返1300公里 大庆油田紧急驰援黑河抗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