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石油石化>【新时代·新国企】数字化加持 中集集装箱头部优势凸显

【新时代·新国企】数字化加持 中集集装箱头部优势凸显

阅读:1740次 日期:2021/11/18

中国工业报 郭俐君

跻身“千亿俱乐部”,成为中集集团产业龙头地位进一步强化的有力注脚。

10月底刚刚发布的三季报显示,2021年1-9月,中集集团实现营业收入1182.42亿元,同比上升85.94%,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集装箱业务的量价齐升。业绩的爆发固然与市场需求持续处于相对高位密切关联,但中集集团多年来在集装箱领域的积累和沉淀才是关键所在。

自1996年开始,中集集团跃升为全球最大的干货集装箱制造商,并持续保持市占率世界第一的行业领导地位。为了夯实这一板块,中集集团集装箱控股有限公司于2012年应势而生,作为单独板块来运营的集装箱业务在细分赛道上一骑绝尘。

“以‘制造+服务’为指导,以智能制造为基础,集装箱传统业务和增量业务‘双轮驱动’的发展战略,奠定了我们的核心优势。”中集集团集装箱控股有限公司CIO查仕平在接受中国工业报独家专访时表示,随着数字化转型的不断深入,未来将在“两化融合”、智能制造相关领域持续加码,借鉴全球先进实践,确保核心业务行稳致远。

中集集团集装箱控股有限公司CIO查仕平

业绩爆发背后的核心优势

中集“双轮驱动”拆解来看,一个轮子是高质量发展传统集装箱主业务,另一个轮子则是要做好增量业务及创新业务。

对于这两部分,中集给出了极为清晰的思路:在传统业务方面,继续加大先进制造、数字化、智能化方面的投入,加快推动集装箱制造产业转型升级,巩固和提升行业地位。增量业务主要是紧跟国家碳达峰、碳中和、乡村振兴、扩大内需、智能制造等战略方向,不断加大资源投入,重点拓展新能源、环保、冷链、绿色建造、智能制造等方面的市场机会。

“第一个轮子属于大批量客户定制的行业,劳动密集型行业,市场波动非常大。一方面,需要产品技术、制造技术的持续创新,推动集装箱产品向安全、绿色、智能、环保的方向发展,从而带动产业升级。另一方面,希望借助数字化技术,建立集团统一的全价值链管理信息化平台,充分发挥规模优势、提质增效,加强产-供-销协同,快速应对市场变化。”查仕平坦言,材料成本占集装箱总成本的80%左右,加之产品交付能力,这两块都是集装箱产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在双轮战略的牵引下,集团高层希望通过数字化转型升级提升数字化供应链能力,从而实现企业高质量增长。

全系列产品组合和全区域交付能力则是中集集装箱业务的另一个核心竞争力。中集是全行业内唯一具备全系列集装箱产品设计和生产能力的企业,产品涵盖标准海运集装箱、北美53英尺箱、超宽箱、开顶箱、侧开箱等全系列的产品,并且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快速完成新产品的研发和迭代升级。此外,中集集装箱生产基地遍布华北、华东、华南各沿海区域,已经在全国各主要港口交付实现全覆盖,并掌握各类集装箱运输资源,可以满足客户全区域多类型的交箱需求。

仅凭上述两项加持,中集集装箱业务已然胜券在握,但其无法轻易复制的优势远不止于此。从2008年开始,中集集装箱开始导入精益体系,通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其制造现场得到明显改善,工人劳动强度大幅降低,品质效率也由此得到巨大提升。为了推动集装箱业务的制造升级,2017年集团“龙腾计划”正式铺开,重点推动现场制造技术的升级,大面积使用机器人代替工人作业,并且引入了5G、MES、物联网、AI等先进技术,率先实现了智能化升级。

从“普通公路”晋级“高速公路”

集装箱航运市场的高景气度加剧上演了“一箱难求”的场景,也凸显了行业十几年难得一见的顺周期。但对于企业来说,最理想的状态应该是“稳中有增”,暴涨的市场需求在某种程度上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它对于企业是一个全方位的考验。尤其对于中集集团这种巨型体量的企业而言,要应对这种局面更是异常艰难。这不仅需要完全打通数据和流程,还需要在短时间内做出高质高效的分析、决策和统筹。

基于坚守制造业的核心定位不变,中集集团在制造业升级转型、移动互联等新一轮数字化经济增长环境下率先布局,很快形成了自己的逻辑判断和应对策略。

查仕平将其梳理为四个层面:通过资源投入推动专项改善并提升相关生产效率,通过加大技术改造引入先进制造技术和数字化技术并消除生产瓶颈;针对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特性,在补齐人员缺口、稳定员工队伍方面采取了很多措施;通过SAP一体化管理信息平台,有效地配置相关资源,快速应对市场变化,使产能得到充分的发挥;通过物联网应用,加强现场数据的及时采集,增加预判性。

“数据流程怎么样才能够对出现的变化做出快速的反应?首先还是通过建立制度和规范,优化系统和流程,确保关键要素信息能够及时准确全面。”查仕平举例道,比如通过物联网,可以及时掌控生产节拍的信息,下线产量的信息等。针对数据看板和分析平台,中集建立了执行层、管理层、决策层的数据看板跟分析平台,而且很多是针对一线业务的决策赋能,以促进流程型组织向敏捷型组织的转变。

中集集装箱的数字化转型,从开始就走的是高举高打的路线。2018年,中集与SAP合作启动了“新丝路”项目,2020年集装箱板块率先全面实施,建立起以SAP为核心的一体化管理信息平台。

“以SAP为主线,其他业务系统为支线,相当于是交通网络实现了从普通公路到高速公路的整体升级。”据查仕平介绍,从数字化运营体系层面来看,通过“新丝路”项目,中集集装箱搭建了以SAP为核心的业财一体化平台,从主数据、业务流程到系统平台实现了整体升级,初步构建了适合于集装箱业务发展的数字化运营体系,也实现了包括采购、资金、外汇、应收账的集中管理业务模式变革。

具体来看,在增量业务方面,通过产品线的梳理及盈利分析,支撑了增量业务的营运决策和业务发展。

在智能制造方面,积极推进数字化生产,主要是从业务痛点出发,基于投入产出,围绕生产一线打造很多场景化应用的数字化案例,包括12个场景的AI质量检测,发泡工艺、油气工艺等工艺优化等,并通过云化MES加速推进MES在各个制造企业的相关推广。

在绿色发展方面,充分利用相关数字化技术,通过AI技术为员工穿戴、员工行为做识别,降低相关的违章作业,降低员工的安全风险;通过物联网对消防安全、废水废气进行管理和监控;通过能源联网和数据模型的分析做能源管理,降低能源消耗。

基于“业财一体化”的全面创新

搭建集团统一全价值链管理信息化平台,是四年前中集集团基于数字化转型提出的阶段性目标。畅通信息化管理的“主干道”,并确保不伤害各业务个性化和创新增量业务的独立运营能力。

这显然是一个难度极大的工程。

通过跟SAP的紧密合作,中集集装箱的财务报表时间从过去8-10天提高到现在1-2天。产品设计、采购、仓储、质量、交付等业务都从线下转成线上,消除了“信息孤岛”,数据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都得到了大幅提升,并由此提升了运营效率、业务洞察力、风险管控能力。

目前,中集对于集装箱业务的管控模式主要有两类:对于成熟业务,采用强管控的模式,充分发挥规模优势和协同效应。对于增量业务和创新业务,主要是强调赋能,鼓励狼性竞争。

从信息化的角度来讲,对于成熟业务目前中集主要着力于补短板。比如推进产品系列化、部件模块化、零件标准化的三维设计和工艺,更大程度打通设计、工艺、制造,为智能制造提供支撑。而对于增量和创新业务,主要聚焦于增强整个平台的柔性,确保对各种新业务的支持度。

“传统做集装箱,相当于是一个铁盒子。第一步是往相关外围去延伸,做集成装备,在集装箱里加相关的其他设备,比如说储能、污水处理等等。再进一步延伸,发展模块化建筑,可以做数据中心、学校、酒店等。此外,我们也积极在往冷链、航空箱等其他的领域去扩。在集成相关的过程中,肯定要附加很多智能化相关的内容。”查仕平表示,未来,中集集装箱对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层面将进一步深化,完善数字化转型的相关组织、培养数字化专业人才,寻求产品智能化发展方向的突破,开展相关“数据湖”的建设等都将是关键所在。

若文章存在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内删除,谢谢!
上一篇:两座国内最大直径22万方储罐同时升顶
下一篇:安特威获得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石油和化工行业百佳供应商两项殊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