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产地快讯>了解泵阀产业集群地-永嘉

了解泵阀产业集群地-永嘉

阅读:232次 日期:2016/06/17

001.jpg 

  永嘉县历史悠久。1953年,罗浮、上塘、永临等地陆续出土的石器、陶器、青铜器,证明县境内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就有先民在这里生息繁衍。

        唐、虞、周三代属扬州之域。少康封庶子无馀于会稽以奉禹祀。周敬王时,无馀二十余世至勾践称王。显王三十五年(前334年),“楚威王兴兵而伐之,大败越,杀王无彊,尽取故吴地至浙江,北破齐于徐州。而越以此散,诸族子争立,或为王,或为君,滨于江南海上,服朝于楚。”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置三十六郡,最后使尉屠睢平百越,废为君长,以期地置闽中郡,治东冶(今福建省福州市),属闽中郡。

        汉初,越王勾践后裔驺摇佐汉有功,汉惠帝三年(前192年)封为东海王,建都东瓯(今永嘉县境内),俗称东瓯王。汉武帝建元三年(前138年)闽越王发兵攻东瓯,东瓯被围,派人向西汉中央求援,汉武帝遣庄助持节发会稽兵,取海道救援东瓯,但是援兵未至,闽越已引兵而去。东瓯解围后,请求迁居内地,武帝允其请,东瓯王驺望率族属吏卒4万余人内迁至江淮间庐江郡(今安徽省西南部地区),东瓯国除。其地为闽越控制。建元六年(前135年),闽越王郢被杀,闽越分越繇和东越两部,东瓯故地属东越。元封元年(前110年),汉王朝以越人经常互相攻击,再诏东越闽越两地吏民迁江淮间,东越地遂虚。汉昭帝始元二年(前85年),以东瓯地设回浦县,县治设回浦(今台州市椒江区章安镇)。辖地兼有今温州市、丽水市、台州市三个市的区域总面积,属扬州会稽郡。东汉初,回浦县并入鄞县。东汉章帝章和元年(87)以回浦县地设章安县,治所不变。顺帝永和三年(138)(一作顺帝永建四年),析章安县东瓯乡置永宁县,县治设在贤宰乡(今瓯北城市新区境内)。永宁县地兼有今温州市、丽水市两地,属扬州会稽郡。

        三国吴大帝赤乌二年(239),析永宁县大罗山以南地置罗阳县,是时永宁县地仅有今乐清市、永嘉县、鹿城区、瓯海区、龙湾区之地,会稽王太平二年(257)以会稽郡东部地为临海郡,永宁县改属临海郡。

        东晋明帝太宁元年(323),析临海郡南部地永宁、安固、松阳、横阳置永嘉郡,永宁县属永嘉郡,“永嘉”作为郡名自此始。郭璞卜筑郡城,郡治设城中,永宁县治亦随之从瓯江下游北岸迁入城中。孝武帝宁康二年(374),析永宁县地置乐成县,是时永宁县境与今永嘉县、鹿城区、瓯海区、龙湾区同。

        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平陈后,罢天下郡县制,以州统县,改永宁县为永嘉县,撤安固、横阳、乐成入永嘉,是时永嘉兼有今永嘉、乐清、瑞安、平阳、苍南、文成、泰顺、洞头、鹿城、龙湾、瓯海等二市、六县、三区之地。县治在今温州市鹿城区,县沿郡名,“永嘉”作为县名自此始,属处州,郡治括苍。十二年(592)处州改称括州,属括州。隋炀帝大业三年(607)改州为郡、恢复永嘉郡,郡统括苍、永嘉、松阳、临海四县,县境仍与文帝开皇九年同,属永嘉郡,永嘉郡治仍驻括苍。

        唐高祖武德五年(622),以永嘉县地置东嘉州,析辖永宁、安固、横阳、乐成四县,此时永嘉分为永嘉、永宁二县,今瓯北城市新区境内当时有地名新城,相传为唐初立县之所,属东嘉州,隶括州总管府。武德七年(624),改永宁县为永嘉县,乐成县入永嘉县,属东嘉州、隶括州都督府。太宗贞观元年(627)废东嘉州入括州,撤横阳、永宁二县,是时永嘉县境犹吴大帝时之永宁县境,以永嘉县属括州,隶江南道越州都督府。高宗上元二年(675),析括州地永嘉、安固二县置温州,州治设永嘉县城区(今鹿城区),属温州,隶江南道都督府,“温州”得名自此始。唐武后载初元年(689),复置乐成县,从此县境兼有今永嘉县、鹿城区、瓯海区、龙湾区一县三区之地,属温州、隶江南道都督府。玄宗天宝元年(742),改温州为永嘉郡,改刺史为太守,永嘉县属永嘉郡,县境未变。肃宗乾元元年(758),复为温州,永嘉县属温州,先后隶浙江东、西道。

        唐末,温州先后为朱褒兄弟交替割据达22年,至哀帝天祐四年(907)三月,钱镠命子元瓘率兵讨伐,四月攻占温州。于是,温州为吴越王地,设温州制置使,永嘉县属之,上隶东府。后晋天福四年(939),升温州为静海军节度州,永嘉县属之。县境均同武后载初元年复置乐成县之后地同。

        北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978),吴越王钱俶纳土降宋,温州节度州降为温州军事州,属温州军事州,隶两浙路。徽宗政和七年(1117)温州军额为应道军节度,升温州军事州为应道军节度州,永嘉县属之。南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罢应道军军额,温州由节度州又降为军事州,永嘉县属之,隶两浙东路。度宗咸淳元年(1265),以度宗潜官邸升温州为瑞安府,永嘉县属之,县境仍前未有变动。

        元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七月,在扬州设立行中书省,称江淮行省。同年,改瑞安府为温州路,隶江淮行省。二十一年(1284)二月,江淮行省治迁杭州,称江浙行省。二十三年(1286)七月,忽必烈同意江浙行省官员奏议,改江浙行省为江淮行省。二十八年(1291)十二月,又改江淮行省为江浙行省,治仍在杭州。成宗大德三年(1299)二月,置福建行省,以其地属江浙行省。永嘉县属温州路,隶江淮行省、江浙行省。县境与宋同。

        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废路置府,温州路改为温州府,永嘉县属温州府,隶浙江行省,洪武十五年(1382)改隶浙江布政使司。成祖永乐年间(1403—1424),布政使司下设道,永嘉县隶温处道。至明末,其名称隶属和县境无变。

        清世祖顺治三年(1646)春,清军入浙,七月下温州,入清版图。清沿明制,永嘉县属温州府,隶浙江布政使司分巡温处道,县境无变。

        民国元年(1912),实行省、县二级制,永嘉县直属浙江省。民国3年(1914)5月23日,颁发《道官制》,归瓯海道管辖,隶浙江省,道尹行政公署设永嘉县城(今鹿城区)。民国16年(1927)4月,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继而废除《道官制》,再实行省、县二级制,隶浙江省政府,先后归浙江省第十县政督察区、第四特区、第三特区、永嘉行政督察区、第八行政督察区、第五行政督察区管辖。专员公署设永嘉县城(今鹿城区)。民国37年(1948)8月,石染、西岙、温溪3个乡划归青田县管辖。

        1949年5月,永嘉县全境解放,瓯江以北地置双溪县,治设岩头镇。8月,永嘉县城区及城郊、梧埏、永强、三溪、藤桥、西岸5个区划出设立温州市,直属浙江省人民政府。双溪县属浙江省人民政府第五区专员公署,隶浙江省人民政府。9月21日,双溪县复称永嘉县,移治枫林镇,翌年6月迁治罗浮龙桥,12月21日迁治温州市九山。1950年5月,梧埏、永强、三溪、藤桥4个区复归永嘉县。1958年8月,永嘉县治由温州九山迁上塘。9月1日,经浙江省人民委员会批准,将永强、梧埏、三溪、藤桥4个区和永中、瞿溪2个镇划归温州市管辖。1961年,青田县的西岙、石染、上横3个公社划归永嘉县管辖(上横公社划归后并入石染公社)。2001年7月,七都镇划归温州市鹿城区管辖。2013年年底,县境东至乐清市,南至瓯江与鹿城、瓯海、龙湾三区为邻,西至青田县、缙云县,北至仙居县、黄岩区,总面积2674.3平方千米。先后归温州专员公署、温州地区行政公署(温州地区革命委员会)、温州市人民政府管辖。隶浙江省人民政府。  

 1.jpg

  永嘉县位于浙江省南部,瓯江下游北岸。东邻乐清市,南与鹿城区、瓯海区、龙湾区隔江相望,西接青田县、缙云县,北连仙居县和黄岩区。县境位于北纬27°58′40″~28°36′54″,东经120°19′34″~120°59′19″之间。最长直线距离,南北69.5千米,东西61.3千米,总面积2674.3平方千米。2014年年末,永嘉县辖3个功能区、10个中心镇、8个街道,904个建置村,总人口96.95万人。永嘉县人民政府驻上塘中心城区,距省会杭州约240千米。

  永嘉县属中国东南沿海丘陵地形区,境内有山地丘陵2308.5平方千米,占全县面积的86.32%,平原265.0平方千米,占全县面积的9.91%,河流湖泊100.8平方千米,占全县面积的3.77%。北部、西部括苍山脉盘踞,东部北雁荡山脉伸延,地势自北向南倾斜。北部山地属括苍山脉,起自溪下乡和仙居县交界的鸭坑岭,逶迤向东至张溪乡和黄岩区接壤的大寺尖与北雁荡山脉相接。构成县境北部一天然屏障,成为楠溪江与灵江上游永安溪的分水岭。东部山地属北雁荡山脉,起自岭头乡的高尖岩,逶迤向南至乌牛镇境内破岩以南,成为楠溪江与乐清市境内诸溪流的分水岭。西部山地属括苍山脉,起自溪下乡的大青岗,逶迤向南至瓯北镇的大坟山,成为楠溪江与缙云县、青田县境内诸溪流的分水岭。县境内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123座,1271米的大青岗为最高。楠溪江自北向南纵贯,注入瓯江。县境南部和楠溪江两岸为低丘宽谷、盆地、冲积平原,其中的岩头、枫林河谷平原为最大,平原东西长10千米,南北宽10.5千米,总面积27.0平方千米。上塘、黄田、江北、乌牛、桥下、桥头、三江等平原为沿江工业经济带,是永嘉县的经济发达地区。

  永嘉县地势自北向南倾斜,随着括苍山脉、北雁荡山脉的延伸,形成楠溪江、西溪、菇溪、乌牛溪四大水系。大小溪流百余条,呈南北—东南、东北—西南走向,“两山四水汇瓯江”是永嘉县的山川大势。楠溪江最大,干流长139.8千米。发源于溪下乡的罗垟岭西侧,东流至溪口乡溪口村纳岩坦溪后蜿蜒南下,沿途纳张溪、东皋溪、五溪、孤山溪、花坦溪、小楠溪、古庙溪、陡门溪、路口溪、中塘溪、横溪诸溪流,在瓯北城市新区清水埠注入瓯江。支流成扇形分布,东岸支流河短流急,西岸支流河长湾多。流域面积2489.97平方千米(包括县境外的212.3平方千米),平均比降7.41‰,中、上游平均河宽50米,下游平均河宽375米,平均年径流量28.6亿立方米,根据石柱水文站实测最大流量发生在1965年8月20日,为9430立方米/秒,最小流量发生在1967年10月7日,为1.03立方米/秒,属山溪性河流。流域境内“水秀、岩奇、瀑多、村古、滩林美”,1988年8月1日,被国务院列为第二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划分为楠溪江及沿江农村文化景区、大若岩景区、石桅岩景区、北坑景区、水岩景区、陡门景区、四海山景区,共有800余个景点,其中价值较高,被列为一、二级景点的有70多个。为了更好地促进风景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适应旅游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保护特色、挖掘潜力、发挥优势,实现风景区的协调发展和综合效应,2009年浙江省建设厅、永嘉县人民政府委托北京大学世界遗产研究中心和中国对外建设总公司城市规划设计院对《楠溪江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修编)》再次修编。2011年5月23日经国务院批复通过。《楠溪江风景名胜总体规划(修编)》共分为规划文本、规划图集、规划说明书、专题考察报告、基础资料汇编五个部分。把楠溪江风景名胜区分为大楠溪、大若岩、石桅岩、四海山、太平岩、岩坦溪源头、珍溪等景区。西溪发源于巽宅镇外宕村西北,由西北向东南流经桥下镇,在垟塆附近入注瓯江。主流长32.5千米,平均比降29.90‰,流域面积166.05平方千米,上游源短流急,谷深滩险。下游从西岸村至河口是感潮河段,长5.9千米,可通小货轮至温州。流域境内有西溪景区,与楠溪江相类似,兼具岩奇、水秀、瀑多等特点。较具代表性的有红岩、吊坦、娄川和石柱岩、小天池等。菇溪发源于青田县峰山村东侧,流经青田县吴坑乡后进入永嘉县,由西北向东南,斜贯桥头镇,在朱涂村附近注入瓯江。主流长35.15千米,平均比降25.10‰,流域面积为153.29平方千米(包括县境外面积)。桥头镇驻地至河口,为感潮河段,可通小货轮至温州。乌牛溪发源于乌牛街道境内北部的乌岩村东北面,为永嘉、乐清两县市的界河,由北向南流,在乌牛街道码道村附近注入瓯江。主流长21.1千米,平均比降26.11‰,流域面积87.63平方千米(包括县境外面积)。

  永嘉县山水奇丽,环境优美。楠溪江、西溪水质基本符合二类水标准,乌牛溪、菇溪水质有所下降,仍属良好。绝大多数的山涧溪流没有受到工业污染,80%以上地面水质属国家一、二类水质标准。全县大气环境质量稳定,一般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1.jpg

  概况 永嘉地处浙江省南部,瓯江下游北岸,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无霜期长,年温差较小,雨水充沛,热量丰富,十分利于农作物生长。根据常年历史记录,年平均气温18.5℃。一年中1月最冷,月平均气温8.2℃;7月最热,月平均气温28.6℃。极端最高气温42.1℃,出现在2003年7月15日;极端最低气温-4.8℃,出现在1999年12月23日。春季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的平均回暖初日在3月18日,平均终日出现在12月2日。平均无霜期281天,平均初霜日在12月5日,平均终霜日在2月22日。年平均降水量1743.9毫米,并且年际间差异特显著。1973年最多达2592.7毫米,1986年最少仅有1193.6毫米。一年中8月平均降水量最多,高达278.0毫米,6月次之,主要是受台风和梅雨的影响;12月最少,仅45.2毫米,其次是1月。年平均雨日171.1天。年平均日照1775.7小时,其中以7月和8月最多,分别高达225.2小时和211.9小时;而2月和3月最少,分别为92.0小时和103.9小时。年平均蒸发1421.9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77%。主要灾害性天气有暴雨、冰雹、干旱、台风、洪涝、雷电和大风等。

  气候特点 2014年年平均气温偏高,年降水量偏多,年日照偏少,年蒸发量偏少,雨日也明显偏少。2014年2月受冷空气影响,我县出现低温阴雨天气,日照明显偏少,一些大棚蔬菜出现了一定的冻害;2014年3月下旬至4月中旬多晴好天气,气温较高,日照充足,有利于春花作物和蔬菜的生长;受5月9日开始连续10多天阴雨影响,未及时收割的小麦生穗发芽;6月梅雨降水明显,日照偏少,对早熟品种杨梅生产略微不利,但7月高温不明显,有利于晚熟品种的杨梅生成;9月降水丰沛,土壤水分充足,有利于柑橘的膨大。总体来说,2014年的气候对农业生产有利有弊。

  温度 2014年年平均温度18.9℃,正常偏高0.4℃,近年来自2010年开始至2012年年平均气温趋于正常,而2013年和2014年年平均气温趋于偏高。纵观全年可以看出,全年气温基本上处于偏高趋势,其中3月、4月、7月、9月、11月偏高;1月和10月略偏高;5月和12月偏低,其中12月气温居历史同期第五低值;而2月、6月、8月气温正常。年最高气温38.2℃,出现在7月11日;年最低气温-2.0℃,出现在1月22日;春季稳定通过10℃的回暖初日出现在3月12日,比常年平均回暖初日略早6天;秋季稳定通过22℃的终日出现在10月22日,比常年平均明显偏晚44天。终霜日2014年2月21日,初霜日2014年12月18日,全年无霜期299天,比常年平均偏多19天。

  降水 2014年年降水量1832.9毫米,比常年平均偏多89.0毫米。年降水日数160天,比常年平均明显偏少11.1天。纵观全年可以看出, 1月、4月、 7月、10月都明显偏少,其中1月居历史同期第三低值, 12月略偏少;5月、6月、8月、9月明显偏多,其中8月居历史同期较高值,2月、3月、11月略偏多, 2014年最大日降水量89.1毫米,出现在8月19日。

 综合

      初步核算,我县2015年生产总值330.9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8.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67亿元,增长3.1%;第二产业增加值171.15亿元,增长7.6%;第三产业增加值149.10亿元,增长10.6%。按户籍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4087元,增长8.8%。国民经济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3.2:53.6:43.2调整为为3.2:51.7:45.1,第三产业比重比上年提升1.9个百分点。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比上年上涨1.8%,涨幅较上年回落0.1个百分点。八大类商品和服务价格呈现“七涨一跌”态势。其中食品类涨幅较大,累计上涨3.8%,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次之,上涨2.5%,衣着、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交通与通信、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居住类,比上年分别上涨2.2%、1.5%、0.5%、0.2%、0.1%;烟酒类下降0.8%。全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和购进价格同比均下降1.0%。

图一、2005年—2015年生产总值及增长情况

2.jpg 

财政

  2015年,全县财政总收入45.88亿元,比上年增长7.8%;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6.36亿元,增长8.2%。全县公共财政预算支出53.67亿元,同比增长11.5%。其中,教育支出14.75亿元,增长5.8%;农林水事务支出6.65亿元,增长4.4%;一般公共服务支出6.58亿元,增长13.1%;交通运输支出5.92亿元,增长22.6%;医疗卫生支出5.30亿元,增长9.0%;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5.24亿元,增长34.3%;公共安全支出3.27亿元,增长12.8%。

3.jpg 

永嘉现代工业

    2015年,全县工业总产值为546.75亿元,比上年增长6.1%,增幅比上年提升2.6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365.15亿元,同比增长6.8%,增幅比上年提升4.4个百分点。在规模以上工业产值中,重工业产值为168.55亿元,比上年增长6.4%,轻工业产值为196.60亿元,比上年增长7.2%;泵阀、皮鞋、服装、教玩具、纽扣拉链产值分别为93.48 亿元、91.95亿元、57.34亿元、32.45亿元、14.80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7.4%、8.6%、3.9%、10.8%、7.5%。规模以上工业全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48.45亿元,比上年增长5.7%;利税总额39.93亿元,增长9.2%,其中利润总额25.21亿元,增长7.0%。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收帐款净额95.43亿元,增长4.0%;产成品存货26.99亿元,增长4.9%。


来源:中国泵阀第一网
若文章存在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内删除,谢谢!
上一篇:农家哥抢收抢农时 石油人送油送服务
下一篇:关于《温州市知识产权(专利)工作“十三五”规划(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