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石油石化>圆桌讨论 如何提升产能建设质效?

圆桌讨论 如何提升产能建设质效?

阅读:18530次 日期:2024/05/21

  嘉宾

  万丙乾(新疆油田开发公司总地质师)

  郑雄杰(吉林油田乾安采油厂总地质师)

  杨春(吐哈油田开发事业部副经理)

  全流程节点管控 多专业高效联动

  万丙乾:新疆油田以“科学、高效、安全、靠前”为指导,抓实全流程节点管控、多专业高效联动,持续提升整体产能建设质效。

  源头把控,提升投产效果。通过深化基础研究、精细地质认识、强化方案论证,紧密跟踪新井投产效果,及时优化调整开发技术对策,从“方案源头、过程优化、结果控制”三方面发力,减少低效井。

  流程管控,提高新井生产时率。坚持“早建产、早见油”理念,以“科学策划、快速启动、紧密衔接、前瞻调整”为抓手,通过高效的生产组织与严密的多专业协同合作,狠抓全流程节点管控,及时消除产能建设阻滞点,持续提高新井生产时率。

  协同联动,推动技术升级。持续推进工程地质一体化,提升多专业协同创新能力,立足已实施的每轮新井,持续开展各类措施的“再分析、再总结、再提升、再推广”,推动工程技术迭代升级。

  同时,优化资源配置,深化强矩阵管理,将控投指标分解到专业、部门、个人,层层压实主体责任,并通过“月度结算、月度分析、动态预警纠偏”,建立“算盈、干赢”的经营管理新模式,不断提升产能建设效益。(姜晶华 张海燕采访)

  深化油藏认识 全生命周期效益建产

  郑雄杰:吉林油田当前新区优质油藏隐蔽性强,新领域油藏渗透性差且含油饱和度低;老区剩余油分布复杂,加密调整水淹风险高。

  对油藏的准确认识是效益建产的根本。对于隐蔽性油藏,需要加大地震储层预测技术攻关,提高单井达产率,降低效益风险。对新领域油藏,要重视沉积微相与地震储层预测技术的结合应用,加强储层分布刻画。同时,要强化试采规律认识和对储层渗流能力、含水程度的评估,精确计算储层产液强度和油藏含水程度,准确预测新井产能与效益。对于老区加密调整的产能,要加强产液剖面、饱和度测井等油藏监测项目的实施,结合水驱规律分析,明晰平面、层间、层内剩余油分布规律,匹配合适的压裂方案,实现对剩余可采储量的效益动用。

  要从降低当期建设投资和后期运行成本两个方面,寻找产能建设全生命周期的效益最大化。一方面,要解放思想、创新突破。针对“多井低产”情况下成本高的现状,对负效益区块,在准确认识剩余油分布规律和剩余可采储量潜力的基础上,采用“大平台+新能源+物联网”的方式,降低全生命周期运行成本,实现提质增效。另一方面,通过技术攻关降低成本。利用技术手段降低钻井压裂投资,通过优化简化地面流程、大平台集约化建井等手段,降低地面建设投资和后期运行成本,应用双井抽油机实现控降投资和节能增效,为低品位资源效益建产探索新路径。(王珊珊 采访)

  持续技术创新 控制钻采工程成本

  杨春:吐哈油田准东区域以深层页岩油、低渗特低渗油藏为主,面临单井投资高、单井产量低、效益开发技术路线未成熟定型等挑战。我们通过坚持“一井一策、一藏一策”,采取提产量提效益、降投资降成本措施,持续创新大平台产建模式和钻采工艺技术,产能建设效益逐年向好。

  突出开发方案运行管理,从方案设计源头推动产建工作合规高效运行。坚持评价建产一体化运行模式,建立产能项目池,超前组织开发方案,认真落实各级投资管控要求,由专家主导强化方案论证与技术进步,提高方案编制质量。全过程动态优化,实行效益倒逼,狠抓源头控制,通过方案设计、设施设备及施工优化,提高产能建设质量。

  突出钻采工程控投降本,以技术进步为抓手不断提升工程技术保障能力。围绕致密砂岩油藏和深层页岩油藏的地层易漏、目的层可钻性差等难题,油田技术人员持续开展技术攻关,形成吉28块长水平段高效钻完井等关键技术,使钻井周期下降25%以上。配套完善“前置二氧化碳+体积压裂2.0”技术,持续优化关键参数,实现入液强度、加砂强度等关键指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提升了单井产量;扩大电驱压裂技术应用范围,加强低成本材料应用,降低了压裂费用。(安凤霞 采访)

若文章存在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内删除,谢谢!
上一篇:寰球北京公司自主集成设计平台获批
下一篇:大庆油田经验分享:新能源产建项目如何高标准推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