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石油石化>桥古小站的“绿色名片”

桥古小站的“绿色名片”

阅读:1563次 日期:2019/09/16

“西北油田桥古集气处理站正在加紧天然气用户拓展,日前通向比西巴克乡和齐满镇加气站、库车县城民生用气的三条管线相继建成投运,预计今年10月份,桥古区块日供气量将达到20万立方米以上。”雅克拉采气厂长李柏林说。名不见经传的桥古小站,有了响当当的绿色名片:中国石化南疆CNG充装新能源产销基地。

“从临时‘摊能源销基,让绿色普照南疆民生

2010-2012年,西北油田部署的桥古1井、桥古101井、桥古1-1H井相继取得油气突破,并建设临时集气处理站,用于收集处理天然气。在桥古工作近10年的生产运行班班长于泳说:“桥古1井突破后,我带领两名职工在这里守井。6000平方米场地,3辆营房车,吃住工作全在井站。”说是集气处理站,其实只有一套简易生产流程。

2015年6月,新安装投运CNG压缩机、分子筛、加气柱流程等设备,每天向周边县城供给压缩气5万立方米,服务当地民生有了新突破。次年,西北油田对集气站进行标准化流程改造,小站初具规模,年创经济效益达1000多万元。?

“2018年6月,油田再次对集气处理站进行扩建,每日向当地供给的CNG充装量增至10万立方米,建成了中国石化在南疆独有的CNG充装新能源产销基地。”于泳说。截至今年8月底,新建的三条管线相继建成投运,库车县城及周边乡镇基本实现管输天然气取暖、做饭。桥古站天然气日产销量达20万立方米,已经成为支撑南疆地区经济发展的新能源产销基地。

软硬’兼施创一流,让形象履行社会责任名片”

“新名片要有新形象,必须在‘软硬’兼施创一流上下功夫,才能点亮中国石化履行社会责任、服务当地民生新名片。”李柏林说。桥古站经过两次重大改扩建后,不仅新建起了宽敞明亮的员工生活区,而且形成了站内全方位视频监控,气井视频监控+数据远传远控为一体的智能化监控中心。大小装置已达50多台套,两台CNG压缩机联动生产,对小站的安全生产、绿色生产有了更高要求。

管理二区生产总监姚田万说:“整个处理流程都是高温高压、易燃易爆、有毒有害,而且危险源点既多又分散。”全站从天然气脱硫、脱水、脱烃、过滤,到干燥、增压、销售全部采用“一条龙”的产销模式。小站的“软、硬件”管理都马虎不得。

于泳指着集气站的围墙说:“一墙之外就是老乡的房子和果园。一旦发生事故,不光影响油气生产,还会严重影响企业形象。”通过对充装流程进行系统梳理,制定完善了25项严格检查的管理制度,狠抓落实,坚持把“气老虎”关进制度的笼子,在短时间内迅速建成了闪亮的“绿色名片”。

齐心合力一起干,让党小组引领共建和谐绿色生态园

“桥古集气站现有员工41人,其中甲方员工4人,乙方员工37人。”于泳介绍说。这个站的人员由西北油田和中原油田代运行的员工共同组成。可以说,是两家人、一起干、一条心最典型的代表。

2015年,西北油田在桥古站成立了首个融合型班组党小组。以党小组为纽带,实行党建活动同参与、管理制度同编制、工作内容同商定、现场问题同研讨、考核标准同执行、专业知识同学习的“六同”管理模式。中原油田员工李虎说:“融合式管理让我们成了小站的主人。”三年来,站里成立的联合攻关创效小组,共同实施了25个小改小革创效项目,累计创效达300万多元。

西北油田在加速集气站建设的同时,不忘扶助乡村发展,将原有的乡村道路扩建成4车道公路,不仅提高了CNG拉运车辆的通行效率,而且方便了当地农牧民出行。

桥古站员工和周边的少数民族老乡亲如一家互帮互助。在油田工作近20年的杨永军,他不仅会说维吾尔语,还有一手维修农机具的本事,业余时间经常帮助附近的维吾尔族老乡修理农机具。杨永军还主动向老乡传授农机具维修和保养技术,很快成了村民的老师。

在桥古站附近的大博孜村,如今还传颂着2017年冬季,于泳带班巡线时,救助过三轮车翻进河沟里的维吾尔族妇女和孩子的故事。杨永军说:“这些年,类似这样的好人好事数不胜数。老乡们一提起桥古站,都竖起大姆指说‘亚克西’。”

桥古站在党小组的引领下,已经成为南疆地区油地共建和谐绿色家园的示范典型。

(卓利峰)

若文章存在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内删除,谢谢!
上一篇:中共铜陵市委、铜陵市政府对铜都流体荣登“2019安徽省民营企
下一篇:广州石化员工自主维修消除设备隐患
返回顶部